查看原文
其他

欺负老实人,这还不算网暴?

甜茶 影探 2022-03-24
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

王宝强新戏《八角笼中》开机。

一则旧闻重现:

2017年,“凉山格斗孤儿”事件。


翻阅相关资料,回看事件脉络。

从媒体曝光,到舆论爆发,再到强硬处理,最后是由孩子的嚎啕大哭撕裂出真相。

反转,哗然。

五年过去,这件旧闻早已冷却凝固。

而用道德拷问贫穷。

再用正义指控命运。

当血淋淋的现实被摊开,诸君可能就不忍视了。

>>>>猎奇

#不打拳只能回老家吃洋芋#

2017年7月,一则视频引爆舆论,标题耸动,内容悚然。

两个小孩在八角笼中互殴。

笼外是欢呼尖叫和摄像头。


视频介绍,两个小孩来自成都恩波格斗俱乐部,这家俱乐部先后收养了400多个孩子练习格斗,其中多是凉山孤儿。

镜头闪切,小孩自述:“一进笼子,就害怕得很。”

“累得时候不想练了。”

“练不好就会被淘汰。”

淘汰回家只能放牛放羊种地,吃土豆洋芋当二流子。

猎奇,血腥,可怜。

凉山、格斗、孤儿,三个关键词刺激着网友的神经。

事件迅速发酵。

反对者涌现,评论句句诛心:

哪来这么多身体素质能打的孤儿都让你找到了
十几岁就这样强训练的格斗以后身体会吃不消
最终的归宿是保安


各家媒体紧随发稿。

从对盈利模式的揣测,到“不能把残忍当作必然”的一锤定音。


同月,恩波俱乐部接受调查。

月底,12名小孩被带回老家。

临别时,有个孩子哭成了泪人,不愿意走,被家长强拉着按下手印。

有位俱乐部人员连问了两遍:“你们征求娃娃的意愿了么?”

无人回答。


而在《局面》释出的系列采访中。

这个哭泣的小孩叫阿杰,他曾说:

“在这(恩波格斗俱乐部)的话我有前途,”


记者问他:“如果让你走怎么办?”

他咬牙道:“我就是不走。”

但此后,他再没回过恩波格斗俱乐部。


事情很快平息。

然后迅速遗忘。

这群孩子被“陌生的善意”与“美好的想象”钉成了标本。

凉山格斗孤儿,成为被高度符号化却失去细节的群体。

>>>>背后

事发后,曾有记者问阿杰最先流出的视频真实吗?

阿杰说:“不真实。”


而在对另一名孩子小伍的采访中。

他懊悔自己在视频里说“累得不想练了”。

事情走到这局面,他觉得是因自己说错话。

但当记者问他,你知道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舆论吗?

他其实不懂。


因为交不起学费,小伍只上过一周学。

在老家,他要洗衣做饭种地照顾妹妹。

面对镜头,小伍讲到自己的父母。

妈妈吸毒,他亲眼看着她过世,妈妈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像自己。

爸爸也刚戒毒不久。


毒品与艾滋,是凉山的沉疴旧疾。

人类学著作《我的凉山兄弟》中曾写道:鸦片是土司和黑彝的糖。

早在1906年,清廷开始禁烟,大凉山便成为躲避查禁的鸦片主产区。

难以一言两语道尽的历史积弊。

有数据:

根据凉山州民政部门2012年的统计,当地没有父母抚养的儿童约2.5万名,占总人口的2%。
2016年凉山州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236起、抓获犯罪嫌疑人1613名。
截至2015年9月,凉山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累计报告38568例,其中静脉注射传播的人数占到57.8%,总人数占四川全省50%。
以上数据皆是2017年前。

不是穷这么简单,但穷却成了原罪。

就这样,积攒百年的命运灰尘落在了少年肩头比山还重。


恩波格斗俱乐部几乎算得上天堂。

虽然需要大量训练,但种地更累。

在这,他们第一次吃到肯德基,周六会去看电影,其中包括《摔跤吧!爸爸》,还坐过飞机。

过年他们也没回家。


小伍说他不想回去。

因为如果不取得成绩后再回老家,自己还是会被别人瞧不起。

他从小喜欢练武,有格斗天赋。

超前早熟,但性格单纯。

并表示以后要帮助干爹。

干爹是俱乐部的创始人恩波,事发后身份被扒了个一干二净。

藏族人,曾是武警教官,1982年组建了国内第一支搏击战队。

他本人自述,招收学生并未“违法”。

与民政部门合作,经监护人同意,虽然大部分是孤儿不实,但其中80%是失学儿童,俱乐部没收过一分钱,没有虐待过孩子。

官方通报也证实了他的话。


有关教育问题。

大部分孩子来时不会说汉语,辗转了三所学校,跟不上课,学校要求提供暂住证,甚至有的要求交上万保证金。

恩波便外聘了四位教师,每晚给孩子上两节文化课。


最引争议的问题是牟利。

网传片段中曾采访教练——

问:这些小孩子有出场费吗?
答:多多少少会有一点。
问:都是一些什么样子的价位?
答:这个不方便透露。


之后教练澄清,视频将他的话剪混了。

有收入的是实战赛。

视频里的孩子是表演赛,没有任何收入。

阿杰也说上场动作经过编排,性质为“表演”,目的是推广MMA(综合格斗项目)


对于俱乐部培养出的成年选手,他们会从比赛奖金里抽成。

视频的歧义还包括那句:

“一进笼子,就害怕得很。”


但再怎么辩白。

在局外人的遐想里,这群孩子的归宿是保安。

尽管他们有自己的偶像。

阿杰不止一次提过自己的偶像“嘴炮”,本名康纳·麦格雷戈,是UFC(终极格斗冠军赛)最顶级的明星之一。

还有他们的师兄苏木达尔基。

相似的身世,14岁到恩波格斗,18岁被选中进入省散打队进修,随后转型MMA,赴美参加UFC。

2017年,他曾战胜高俊野,夺得河南卫视《武林笼中对》蝇量级金腰带。

俨然是颗新星。


面对舆论讨伐,苏木达尔基说:

“说不出来的滋味,心里挺酸的,明明不是这样,他们偏要写那样。”


在2018年的回访中。

当初被带回老家的孩子都被安排进了学校,有的进了体校。

拉古想回恩波格斗俱乐部,被告知等18岁就能自己做决定。

拉古极小声给记者解释:

“越小训练越好,过几年再练,就没用了。”


我翻到篇报道的标题叫: 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孤身一人

那一刻,觉得难受至极。

当命运转盘开转,那支名为善意的飞镖将会被再次抛出。

下一个被射中的会是谁呢?

不是第一次了。

但却未从中吸取任何教训。

>>>>覆辙


张桂梅,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

12年间,送1800多名贫困女孩上大学。

一本上线率高达40%。

先是叫好,接着,网友一扒,风向又转了转:

学生们5点起床,12点入睡,卡表吃饭,玩命刷题.....

高中生也要睡够八小时
这种方式就是虐待
容易猝死


果然,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
这分明就是填鸭式教育、刻板教学,好你个张桂梅啊,还以为你有多大能耐。

张桂梅无奈回应:

“孩子们拼命刷题,人家说做题对孩子不好,我们没办法,我们只有这个办法。”


看。

恶意攻击可以置之不理。

善意揣测却要费力澄清。

竟分辨不出谁更可怕些.......

老舍在《月牙儿》中写:“体面和道德是有钱人说给别人听的,对穷人,填饱肚子才是最大的真理。”

“打拳才有肉吃”这样的标语。

“刷题才有出路”这样的决心。

有人心善,不赞同,不忍听。

看《何以为家》,那个生了一窝孩子却不养的妈妈,将年幼的女儿嫁人换生计。

儿子将她告上法庭,理由是“生下我”。

面对精英女律师的轻蔑的诘问,她情绪失控:

你从未如我一般活过一天。


采访中,小伍说过相似的话:

“他们不理解我们,如果他们是像我一样的,这样过来的,他们肯定也不想走。”


难有设身处地,难有感同身受。

但感动常有,善意常有,好心常有,慈悲常有......

回到文初那句:

用道德拷问贫穷,用正义指控命运。

当血淋淋的现实被摊开,诸君还能忍视吗?

都是键盘敲下的字,谁能笃定自己是对的。

我不能。

被问到理想,小伍说:

“如果我以后有钱的话,还有我这种人,就雇了你。”


参考资料:
1.《专访凉山格斗孤儿》,局面
2.《远离贫困和毒品,不应遣返凉山“格斗孤儿”》,南都观察
3.《回访「凉山格斗孤儿」: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,我愿意在那里一直学习》,每日人物

看更多精彩影评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
警惕善意,
如警惕恶意一样。
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探长玩呀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